谷雨网络

互联网智能营销综合服务商

从流量贩子到价值伙伴:反内卷时代企业的营销公式该升级了!

当价值被真实看见时,价格就不再是唯一标尺。国家反内卷政策传递的信号很清晰:市场需要的是良币驱逐劣币,而非竭泽而渔。当别人还在流量泥潭中挣扎,聪明的企业早已开始修建价值高塔。 毕竟,能穿越周期的从来不是最便宜的产品,而是最不可替代的价值。

别人降价我降价,大家一起没饭吃;别人偷工我减料,最后一起上头条。当行业深陷内卷泥潭,国家终于出手了!

“中了个标,结果算下来还亏钱,不做又不行。”一位光伏企业销售在行业论坛上无奈吐槽。

“价格战打到后面,已经不知道什么是合理利润了。”某储能厂商负责人苦笑着说。

这样的场景正在多个行业上演:价格屡创新低,各方叫苦不迭。

未命名项目-图层 1.jpeg

光储行业尤甚,成为了“内卷”重灾区,而内卷带来的影响也是致命性的。

今年上半年,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产品价格较峰值时期下跌了66%-90%不等,31家A股上市光伏企业一季度净亏损高达125.8亿元。

储能行业同样惨烈,2小时储能系统中标均价同比暴跌69%,部分企业为了生存,甚至采取减配、低配等极端手段。

当整个行业陷入“饿死同行、累死自己、坑死客户”的死循环时,国家终于重拳出击!


恶性竞争三部曲.png 


01.政策转向,内卷式营销面临法律风险

7月31日,国家发改委在2025年上半年形势通报会上明确将“破除内卷式竞争”列为核心工作任务。

这标志着反内卷已从行业呼吁上升为国家意志。

图片1.png 

更重磅的是,实施27年的《价格法》迎来首次大修。

修正草案直接将治理“内卷式降价”纳入法律框架,明确规定“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”属于不正当价格行为。

新规剑指价格乱象,为深陷恶性循环的行业注入强心剂。

图片2.png 

处罚力度也大幅提升:对违反明码标价规定的,最高可处5万元罚款;情节严重者还将面临更严厉处罚。

这套组合拳意味着,企业再想靠赔本赚吆喝打市场,可能赔了夫人又折兵。

政策转向背后,是内卷竞争对行业造成的深度伤害。

当企业将大量资源投入残酷的价格竞争时,用于技术创新的资源被大幅削弱,产业升级动力逐渐耗尽。

京东CEO许冉的声明代表了理性声音:恶性补贴既无模式创新,也不产生增量价值,最终是多输局面。京东不做没有长期价值的事。

008B3BrGly1i4eb2dhdv0j30u00j7abv.jpg

这背后是对行业生态的保护。

当企业把资源倾注于价格战时,创新引擎必然熄火。

2025年上半年,互联网企业研发投入增速降至五年最低点,新产品迭代周期延长30%。


02.低价竞争,七伤拳法伤人也伤己

低价竞争如同七伤拳,表面击倒对手,实则自损经脉:

品牌价值蒸发是首当其冲的代价。

某品牌半年内调价4次,累计降幅18%,直接导致消费者形成持币待购心理,越降价越观望。

创作揭示企业低价内卷图像.png 

更危险的是质量防线失守。当企业为降价压缩成本,安全事故等隐患便悄然滋生。

远景储能总裁田庆军的警告振聋发聩:低于成本价销售必然导致劣币驱逐良币,最终演化出三种恶果:偷工减料、以次充好、售后瘫痪。

当企业深陷低价竞争的漩涡,最终买单的不仅是客户,更是整个行业的信誉。



03.破局之道,协同自律与标准提升

面对困局,一些企业已率先行动。

2025年8月,京华集团旗下四家公司齐聚唐山,共同签署《内部协同约束机制》和《京华公司反窜货联合声明》,建立价格政策抽查机制。

风电行业12家整机企业签订《中国风电行业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环境自律公约》,向低价恶性竞争宣战。

创作内卷漫画 (5).png 更深层次的变革来自标准提升。

工业和信息化部推动更严格的光伏转换效率标准,转换效率低于23%的产品将逐步被淘汰。这一举措迫使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,而非在低端市场血拼价格。

国家光伏储能实证实验平台的数据显示,高质量的跟踪支架较固定支架发电量最高提升可达25%。

这些实实在在的价值创造,才是企业应该比拼的主战场。


04.营销升级,从价格战到价值战

在反内卷大背景下,企业营销策略亟需从流量收割转向终身价值挖掘,从人工主导转向人机协同,从经验决策转向数据驱动。


图片3.png


01.技术赋能,营销效率革命


AI赢销大师系统,通过五大智能模块整合,将内容生产周期从数天缩短至半小时内完成十篇。

部署该系统的企业,平均获客成本降低57%,客户生命周期价值提升210%。

在B2B领域,KAWO发布的2025社媒营销白皮书提出“社媒增长=数据洞察×内容精细化×敏捷性营销”公式。

某工程机械集团通过构建“官方账号+KOL+兴趣账号”三层矩阵,实现年获数十万线索,转化百亿销售额。

图片4.png 



02.模式创新,重构消费价值


“我店模式”的绿色积分循环机制,让消费变成一种特殊投资:

消费者在A店消费获得的积分,可在B店、C店直接抵现,形成“越消费越值,越消费越省”的体验。

 我店模式.png

更创新的玩法是“我店模式+全民拼购”融合:线上通过拼购实现社交裂变,线下通过积分生态锁定客户。

有平台采用该模式后,单日订单峰值突破300万单,用户复购率提升40%。

 微信图片_20250815160945.png



03.价值展示,透明创造信任


衢州一家名为常山鸡妈妈的农产品企业,通过短视频展示林间散养场景,24小时吸引40名客户下单,秘诀在于用溯源内容建立信任,而非硬广

KAWO白皮书预测,未来B2B营销将迎来信任生态建设革命:通过员工大使、第三方背书缩短决策链,长期主义叙事提升长期价值。

图片5.png



05.反内卷营销,企业的三个关键转身

当低价竞争之路被法律和政策封堵,企业需要完成三个关键转身:


转身一:从成本减法转向价值加法

美团秋奶战役的抉择昭示方向:砍掉补贴战报,押注联合品牌新品首发。

这不仅激活蜜雪冰城、瑞幸等品牌的创新势能,更让平台从流量贩子升级为价值伙伴。

更深远的布局在供给侧。卫星店模式破解餐饮业“三高”顽疾,浣熊厨房打造食安新基建。

当美团将骑手全部转为正式员工缴纳五险一金时,配送体验已成为核心竞争力。

这些实实在在的价值创造,才是营销的核心卖点。

图片6.png 


转身二:从单打独斗转向生态协同

借鉴京华四家公司经验,建立行业自律机制,防止内卷式竞争

在招标中,推动价格评分权重从现行的60%压缩至30%-40%,建立包含技术性能、全生命周期成本和创新性的综合评价模型。

这些都印证:对抗内卷需要构建价值同盟。

图片7.png 


转身三:从流量思维转向信任经济

在信息过载时代,信任成为稀缺资源。

通过透明的成本构成、真实的案例展示、专业的内容输出,构建消费者信任的护城河。

如某芯片企业通过“商用+开发者”双账号垂直深耕,实现70%内容AI高效本地化。


图片8.png

京东外卖坚持与骑手签劳动合同、缴全五险一金,看似增加成本,实则构建信任护城河。

而常山鸡妈妈用林间散养短视频,24小时获40单转化。

无数成功案例都在证明:当价值被真实看见时,价格就不再是唯一标尺。

国家反内卷政策传递的信号很清晰:

市场需要的是良币驱逐劣币,而非竭泽而渔。当别人还在流量泥潭中挣扎,聪明的企业早已开始修建价值高塔。  

毕竟,能穿越周期的从来不是最便宜的产品,而是最不可替代的价值。